本文作者:cysgjj

肠内营养饮食护理-肠内营养患者护理要点

cysgjj 02-19 22
肠内营养饮食护理-肠内营养患者护理要点摘要: 本文目录一览:1、肠内营养包括哪些2、肠内营养护理计划怎么写...

本文目录一览:

肠内营养包括哪些

一:肠内营养剂成分均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及其分解产物、也含有生理需要量的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白型肠内营养乳剂和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粉剂包括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剂。

肠内营养液的成分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水、麦芽糊精、酪蛋白、植物油、膳食纤维大豆多糖等)、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要素

肠内营养饮食护理-肠内营养患者护理要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肠内营养的途径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两种其中经导管输入以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和胃空肠造瘘管。

短肽类制剂:特点:短肽链乳清蛋白,植物油、中链甘油三脂和麦芽糊精为成分,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结构是水解蛋白,易被动扩散进入上皮细胞,容易吸收。渗透压略高。

肠内营养是指经胃肠道提供人体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和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以最符合生理的方式,为患者可提供每天所需要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质元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素等。

肠内营养饮食护理-肠内营养患者护理要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肠内营养护理***怎么写

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要求:(1)注意输注液浓度和速度:持续喂养时应随时调整输注速度和浓度,最好应用输液泵输注。浓度应从低到高,逐渐增加滴注速度。(2)营养液的保存和应用:应熟知各种膳食的成分和剂量。

胃管移位及注意***:注意保持鼻胃管的位置,不可上移,对胃排空迟缓、由鼻胃管或胃造瘘输注营养液的病人取半卧位,防止反流而误吸。(2)测量胃内残余液量:每4小时抽吸1次胃内残余量,如大于150ml应暂停输注。

肠内营养使用安全方便,既可以医院临床使用,也可以用于需要长期经肠内营养支持而又不必住院的患者,即家庭肠内营养,从而节省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用细的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时患者有很好的依从性。

肠内营养饮食护理-肠内营养患者护理要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量进食后的护理***单可以填写以下内容: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记录他们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以评估他们的营养状况。询问患者进食的情况,包括食用食物种类、数量以及进食的速度等。

.2 方法①肠内营养途径:经鼻空肠管;经空肠造口;经小肠瘘口插入营养管。当瘘可控制、无腹腔感染表现、肠功能恢复,设法用部分肠内营养***,并逐渐减少肠外营养。② 肠外营养制剂:在空气净化台或层流空气罩内进行。

⑤严密观察伤口敷料渗出情况,观察有无腹胀;⑥做好留置导尿的护理。

预防肠内营养发生误吸的护理措施是什么?急,快,我们要考试

1、确保患者的***合适:在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时,患者应***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床头抬高至少30度,这样可以减少误吸的风险。

2、冲洗管道以免造成堵塞。然而,保持输入体内营养液的温度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过凉的营养液可导致 胃肠道 并发症,所以应将营养液温度保持在370c左右

3、⒉保护黏膜、皮肤 长期留置鼻胃管或鼻肠管的病人,要每日涂拭油膏,保持鼻腔润滑,对造瘘口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干燥。⒊预防误吸⑴保持胃管位置:对胃排空迟缓、由鼻胃管或胃造瘘输注营养液的病人取半卧位,防止反流而误吸。

4、预防措施:(1)将患者置于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2)经常检查胃潴留情况,如胃内潴留液体超过150ml,应停止滴入;(3)呼吸道原有病变时,可考虑空肠造瘘;(4)必要时可选用渗透压低的营养液。

5、肠内营养的并发症不多,也不严重,主要有:误吸由于病人年老体弱,昏迷或存在胃潴留,当通过鼻胃管输入营养液时,可因呃逆后误吸而导致吸入性肺炎。这是较严重的并发症。

肠内营养支持胃肠道状况应如何监护

1、在进行肠内营养前,给予胃肠动力药,有利于肠内营养地实施,如吗丁啉、四磨汤、乳果糖等,定时听诊肠鸣音,观察腹胀情况,加强排便观察,合理应用抗生素,恢复肠内正常菌群[3]。

2、喂养管置管的监护:(1)喂养开始前,必须确定导管的位置。

3、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低浓度缓速输注要素肠内营养或非要素肠内营养,监测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素的摄入量[2]。

4、预防措施有:①开始时输入速度要慢,浓度要低。按照医嘱增加输入速度和浓度。②输入营养液的温度应保持34℃~36℃。③营养液应现用现配,配好的营养液在室温下放置不能超过8小时,避免因放置时间过长而变质。

5、控制液量及输注速度:液量从少量开始,输注速度从缓慢渐日增加。3)控制营养液的温度:一般温度控制在38℃左右。⑶感染性并发症:吸入性肺炎。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rcbw.com/post/8638.html发布于 02-19

阅读
分享